為什么高新技術企業年底必須自我預評估?
高企資格是“三年一審”,不合格就會被“摘帽”!高企復評看的不是評審前“臨時抱佛腳”的數據,而是持續三年的常態化數據。如果等到第二年甚至第三年才發現問題,想補救都來不及了!年底自我“體檢”,就是為了及時發現問題,及時補救。
那么,年終關賬前,財務和老板必須緊盯哪些核心財稅指標呢?
1. 人才結構:
· 指標: 科技人員占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 ≥ 10%
· 自查要點: 全年看下來,人員名單及工作時間、勞動合同、學歷專業、工作崗位和工時分配是否都清晰?千萬別在統計口徑上出紕漏。
2. 研發投入:
· 指標: 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,需滿足不同營收規模的要求(3%-5%)。
· 自查要點: 研發費用輔助賬是否規范?歸集是否準確合理?這是稅務稽查的重點,也是高企認定的核心!
3. 成長性:
· 指標: 銷售收入增長率和凈資產增長率。
· 自查要點: 這兩個指標反映了企業的市場擴張能力和資產增值能力。根據年末的數據計算這個成長性評分。
4. 主業收入:
· 指標: 高新技術產品(服務)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 ≥ 60%。
· 自查要點: 總收入的口徑是否正確?高新收入與非高新收入是否清晰劃分?相關合同、發票、驗收報告是否齊全?
5. 知識產權:
· 指標: 擁有Ⅰ類知識產權(如發明專利、植物新品種等),或Ⅱ類知識產權(如實用新型專利、軟件著作權等)的件數達到要求。注意:按Ⅱ類評價的知識產權在申請高新技術企業時,僅限使用一次。
· 自查要點: 知識產權是否都在有效期內?是否與主營業務和核心技術相關?是否全是外部受讓、許可,而沒有自主研發的?自主研發的占比越高,得分越高。
6. 成果轉化:
· 指標: 如要達到轉換能力強,平均每年不少于5項科技成果轉化。
· 自查要點: 成果轉化需要有實實在在的證明,如新產品、新工藝、新服務的合同、訂單、照片、檢測報告等。
7. 納稅信用等級:
· 指標: 納稅信用等級至少為B級。
· 自查要點: 登錄電子稅務局,查一下最新的納稅信用評級。如果掉到C級或D級,基本就“一票否決”了。
高新技術企業資質是企業的一塊“金字招牌”,更是真金白銀的稅收優惠。年終將近,早點準備起來!